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以色列&約旦‧死海

‧以色列

檢視較大的地圖
以色列是一個位於西亞累范特地區的國家,位於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在1948年宣佈獨立建國,目前人口已有超過700萬,主要來自猶太人族群,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和中央政府所在地。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自由民主制國家,公民擁有各式各樣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除此之外,以色列也被視為是中東地區裡經濟發展、商業自由、新聞自由、和整體人類發展度最高的國家。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在過去3000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


以色列的立法機構為一院制,國會通常稱為「Knesset」,由120名議員組成。國會裡的議席分配是由各政黨在大選裡的得票比例決定的,透過比例代表制的投票制度。1949年5月11日加入了聯合國。在今天,以色列與161個國家保持正式的外交關係,不過仍然有幾個國家拒絕承認以色列,其中主要是阿拉伯國家。

相對位置:
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又被稱為亞喀巴灣)。

絶對位置:北緯31度47分,東經35度13分 (首都 - 耶路撒冷)

‧約旦


約旦哈希姆王國是中東的一個國家,它北臨是敘利亞,東臨伊拉克,東南臨沙烏地阿拉伯,西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

約旦地處一個政治上非常不穩定的地方,許多政治力量在這裡逐鹿:美國、蘇聯、英國、以色列、各個阿拉伯國家以及約旦本國內的一個數量非常巨大的巴勒斯坦移民。


大部分地區是沙漠。西部是高地,被亞巴琳山脈貫穿。全國可耕地只占全國面積的4%。在亞喀巴灣約旦有一小段海岸線。死海位於約旦的西部,是其與以色列的邊境的一部分。

相對位置:北臨是敘利亞,東臨伊拉克,東南臨沙烏地阿拉伯,西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絶對位置:







‧死海
死海(英文:Dead Sea),被稱為“世界之窪”,位於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湖面海拔負418米,死海的表面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表面的最低點,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鹹的湖,最深處330米,湖水鹽度達300?,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鹽分高達30%,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二位的水體,只有吉布地的阿薩勒湖的鹽度超過死海[來源請求],位於以色列、西岸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匯入死海的主要河流是約旦河。



死海是內流湖,因此水的唯一外流就是蒸發作用,而約旦河是唯一注入死海的河流,水面依賴流入的水是否對比蒸發的外流,但近年來因約旦和以色列向約旦河取水供應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嚴重受到的威脅,水面已經每年減少1米,2006年時海拔-418米,2007年時更低到了海拔負420米,面積幾乎比50年前少了二分之一,拯救死海水位的計畫眾多,其中包括建造運河將死海與地中海或與紅海溝通,以便穩定死海水位,但因許多重大的困難和經濟、中東政治問題而尚未達成協議。

死海所以叫「死海」是因為它的高鹽度使魚類無法生存於水中,但有細菌及浮游生物,因為鹽度高,所以富含大量的鎂、鈉、鉀、鈣鹽等礦物,自1921年起開發溴化鎂和溴化鉀,也因鹽水密度高,任何人皆能輕易地漂浮在死海水面,但也要注意避免海水進入眼睛或口而造成不適。

死海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若不考慮水文,則有另兩個陸地低點:貝加爾湖的湖底海拔-1484米﹔而地球陸地最低點(未被液態水覆蓋)為南極的本特利冰河下溝谷,谷底低於海平面2555米。

到目前為止,死海的水大約有1/3已經損失,它正在變得越來越小,有朝一日可能會消失。環境保護者把原因歸咎於海岸的人過分地抽水、採掘和開發。環境保護者認為,死海富藏著可供製造肥料、肥皂和各種化學品的鉀堿及其它礦物,對死海中這些物質的不斷開採導致湖水損失,也加速著死海面積的縮小。如果不採取措施,任憑死海水面不斷下降的話,死海最終將會“死亡”,並從地球上永遠消失。


  為了能夠讓死海不會從地球上消失,一項名為“讓死海繼續活下去”的活動已經開始,該活動的目的是早日恢復死海應有的水位。在歐盟的支持下,一個名為“地球之友——中東分部”的環保機構希望在一年半內讓全世界知道死海目前正面臨的嚴峻形勢和惡劣的狀況。目前儘管有關方面已出臺了一些拯救死海的辦法,但環境保護者警告說,可能已為時太晚,因為那裏最成問題的是缺水。雖然一些環保人士認為,目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的政治局勢不穩也對環保效果有著重要影響。但無論如何,喜歡死海的地球人應該從現在努力,不要讓死海繼續“哭泣”,並讓它能夠繼續“活”下去!




‧來自死海的健康與美麗
死海底的礦物泥層含有大量鎂、鈣、鉀、鍶、硼和鐵,對健康皮膚健康非常重要。死海水也獨具特色,溶解了來自化石和古植物中的蛋白質。

死海泥療具有生理和生物活性。它刺激血液循環,吸附皮膚中的污垢,軟化皮膚、改善皮膚濕度。 死海泥可以吸附所有油脂分泌,汗液和其他液態雜質,深度清潔和淨化毛孔,改善你的面色。

死海泥含重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銅、鋅、鋁、硒等。他有益免疫系統和體內其他重要系統。這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通過皮膚吸收直接進入血液,病被輸送到重要器官。礦物和微量元素有助於細胞代謝,適量增加體內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助於去除體內毒素、廢物,清潔人體恢復自然平衡。死海泥對強化免疫系統有效。

‧死海泥對皮膚的效果


- 清潔去除污垢
- 改善身體狀況,補充礦物質。
- 滋養皮膚
- 加速廢物排泄, (增強淋巴液)
- 止痛抗炎
- 放鬆肌肉和情緒
- 促進睡眠
- 恢復身體活力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

以色列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B%A5%E8%89%B2%E5%88%97&variant=zh-tw\

約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4%84%E6%97%A6&variant=zh-tw

死海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D%BB%E6%B5%B7&variant=zh-tw


2.奇摩知識家

死海黑泥~~有啥功用~~ BY 烈火冰心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21504051

3.GOOGLE 地圖
http://maps.google.com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祕魯‧納斯卡線

地理簡介

檢視較大的地圖

秘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Perú),簡稱秘魯,印第安語即「玉米之倉」之意,因秘魯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為古印加文化的發祥地其多樣性的自然環境、亞馬遜河叢林、安第斯高原印加遺跡及世界最高的的的喀喀湖,使秘魯成為世界上最具觀光價值的國家之一。

原為西班牙殖民地,1822年7月28日宣佈獨立,首都利馬。現任總統阿蘭•加夫列爾•路德維格•加西亞•佩雷斯(Alan Gabriel Ludwig García Pérez,2006年7月28日宣誓就職);總理豪爾赫•德爾卡斯蒂略•加爾維斯(Jorge Alfonso Alejandro del Castillo Gálvez)。


安地斯山脈縱貫全境,使中部成為高原地區。中部平均海拔 4,300 公尺,氣溫多變,西部沿海地區氣候乾燥溫和,東部為熱帶雨林區,氣候酷熱潮濕,盛產木材。全國 60% 人口居住北區,也是重要礦、牧業區。首都利馬屬亞熱帶沙漠氣候,受南太平洋寒潮之影響,潮濕而終年少雨。夏季(十二月─三月)平均氣溫攝氏 23 ─ 25 度,冬季(四月─十一月)平均約攝氏18度,春秋兩季不明顯。面積:1,285,216平方公里,為南美第三大國。人口2,600餘萬人,使用西班牙語,人民多信仰天主教



絕對位置
約南緯0度16分 – 18度22分
約西經70度15分 – 81度13分

相對位置
西濱太平洋,北接厄瓜多,東南靠玻利維亞,南鄰智利,東與哥倫比亞、巴西為界。

人煙稀少的泛美公路支線上,位於秘魯的利馬南方275英哩處,有一個叫做納斯卡的小鎮。這個小鎮位於潘帕區的阿他加馬沙漠北端一個荒蕪的平原上。那裡的納斯卡線使該地區成為獨一無二的地方--在250平方英哩,極度乾燥的沙漠上,有如蜘蛛網般的線條及圖形縱橫交錯著。自從納斯卡線在1920年代被人「發現」後,它的起源及目地對科學家及一般民眾一直都是個謎 。
納斯卡線包含梯形及螺旋形,巨型動物及類似人類的形狀,還有綿延數英哩筆直的線。那些被稱作“geoglyphs”的線條和地上的圖案被認為是屬於曾經於西元前200年至西元600年間生活在這裡的納斯卡族人的。他們的製造方法是將沙漠中黑岩石的最上面一層去掉,顯露出對比的白黃色沙子。有趣的是,從空中鳥瞰這些圖案時效果最佳。

因為該地的平均降雨量是每年0.5英吋,是全世界公認最乾燥的地區,所以阿他加馬沙漠的納斯卡線得以保存幾千年而沒有遭受破壞。








當營利的航空公司於1920年代開始增開飛往秘魯沙漠的航班時,機長和乘客都說看到下面的「飛機跑道」縱橫交錯著。關於這些神秘線條的傳說很快的被傳開,從那時起,很多專家就致力於解開這些沙漠繪畫之謎。
保羅‧科索克(Paul Kosok)博士1930年代到納斯卡沙漠研究古代灌溉的渠道,開始的時候,他以為納斯卡線是那些渠道的遺跡。由於經常走路旅遊,科索克很快就發現大規模動物及其他物體的圖形,時間長了之後,他便假設這些圖形代表著一個大型的天文圖

在1940年代中期,一個名叫瑪麗亞‧雷施(Maria Reiche)的德國女孩致力於進一步發展索克的天文學理論。她的數學及天文學背景使她能夠對照並研究那些沙漠裡的圖形。她注意到很多納斯卡線均與太陽至點連成一條線,並且發現更多與太陽循環期之間的關係。她發現猿猴、鯨魚、蜘蛛及好幾種鳥類的大型圖案。她小心的清理、測量並在紙上重新製造那些線條,並且發現一種古代藝術家所使用的測量標準。




在1977年,她出版了一本名為《沙漠中的奧祕》的書,總結她對納斯卡線的研究,她並且繼續她的研究一直到她1998年去世為止。其他的專家則有不同的理論。一位著名的秘魯考古學家托裡比奧內加(Toribio Nejia)認為這些線是神聖的路徑,或稱為“ceques”,那些開墾的土地是為了儀式的聚會。作家丹尼肯(Erich von Daniken)在他的書《 諸神的戰車》(Chariots of the Gods)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他推測那些線條是外星人在沙漠上用來降落太空船用的。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 祕魯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5%95%E9%AD%AF&variant=zh-tw

奇摩知識家
1.何謂:納斯卡線? BY 八千萬種疲勞轟炸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82616108
2.請問納斯卡線是什麼東西? BY king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90912201
3.納斯卡線是什麼?! BY 呆瓜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91609583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印度‧阿薩姆紅茶


簡介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 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羅馬轉寫:Bhārata Gaṇarājya)位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陸,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等國隔海相望。印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有領土爭端,印度宣稱藏南地區是印度領土,並實際控制該地區,即阿魯納恰爾邦;按印度官方的觀點,阿富汗也是它的一個鄰國,因為現在被巴基斯坦控制的、與阿富汗相連的克什米爾北部地區也被印度政府認為是印度的領土;另外,印度宣稱中國控制的阿克塞欽地區為其領土。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官方宣稱面積為3,287,263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面積為3,166,414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人口11.03億(2005年),僅次於中國。印度民族和種族眾多,號稱「民族博物館」,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總人口的大約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其中印地語被定為國語,英語在印度非常流行,特別是在南印,地位甚至高於印地語。另外,印度也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信眾,但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近年來,印度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但是,近代印度陷於長期分裂和經濟落後狀態,被西方列強入侵,1856年,除少部分領土外,全境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獲得獨立,但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印度實行議會民主制,按西方國家的觀點,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

  印度經濟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依然相對較為落後,按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尚落後於人口遠少於自己的韓國,不過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由於人口眾多,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印度經濟依然處於相當落後的水準。

絶對位置
  赤道以北北緯8度4分和37度6分,東經68度7分和97度25分之間

相對位置
  西北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北部與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接壤,東部與緬甸接壤,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東部是孟加拉國。印度南部是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和印度尼西亞等的島國


茶的起源
  自十七世紀起,西方商人用茶船將紅茶從中國運送到英國,再利用茶車將紅茶運往內陸各地銷售。

  從貴族到平民: 紅茶傳進歐洲時,由於是遙遠東方來的珍品,「喝茶」成為上流社會的專屬享受;後來紅茶在倫敦的咖啡屋、紅茶庭園開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飲茶的場所。紅茶庭園則出現於倫敦郊區,大多數英國人藉此才開始接觸紅茶。十八世紀中期以後,拜生產技術進步之賜,茶才真正進入一般人民的生活。 從東方到西方: 1650年,荷蘭商船將中國紅茶首次引進歐洲。十七世紀,英國伊麗莎白女皇一世成立的東印度公司,直接從福建進口茶葉。由於廈門收購的武夷紅茶茶色濃深,故被稱為Black Tea。

紅茶
  發酵度達80~90%的全發酵茶。製作過程不經殺青,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後進行完整發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因而形成紅茶所特有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然必須注意的是,在英文中,紅茶並不稱「紅」茶,而稱black tea)。

阿薩姆紅茶ASSAM
  阿薩姆產於印度北部,是相當適合在清晨時分飲用的茶種,其濃郁的茶香令人醉心。口感圓滑,入口甘甜,為阿薩姆茶中的極品印度阿薩姆,一個僅出產紅茶並証實了並非只有高地種植才能產出好茶的茶區。其茶葉擁有餘韻無窮的厚實口感及不可或缺的麥芽風味,最頂級的阿薩姆紅茶總是被完美地製造並且嚐起來圓潤飽滿。英國人在1800年間將中國茶樹移植到印度,希望能成功開辟中國以外的茶區。雖然移植的茶樹因無法適應而一再夭折,但印度人隨後在阿薩姆當地發現了土生土長的茶樹,並在英國人協助下開拓茶園。阿薩姆年產量45萬公噸,占印度茶葉生產量近三成。
採收季節
  大部份的阿薩姆茶都是於五月至六月採收的,有少部份的阿薩姆茶於四月至五月採收,茶湯清澈,香氣淡雅。

飲用方式
  阿薩姆紅茶是離不開牛奶的,典型的阿薩姆奶茶即是泡壺濃濃的阿薩姆紅茶再添加鮮乳而成。除了添加鮮乳外,阿薩姆紅茶拿來當檸檬紅茶同樣是一級棒的,以濃郁的阿薩姆紅茶,再加入新鮮檸檬汁,就成一壺好喝的檸檬紅茶,而且阿薩姆紅茶在加入檸檬汁後鮮紅的茶湯會轉為淡粉紅色。當然還有些上等的阿薩姆茶,茶葉中滲有葉芽,喝起來柔柔順順的,在不加糖或鮮奶的情況下也是十分順口。
  阿薩姆紅茶常被拿來與其它茶類混和成早餐茶,有阿薩姆加非洲肯亞茶,有阿薩姆與中國紅茶…等,所以有時可在某些早餐茶或混合茶中發現阿薩姆的蹤跡。英國人尤其特別喜愛阿薩姆濃郁的風味。
  阿薩姆紅茶沖泡時的浸泡時間依碎葉及全葉茶而不同,碎茶葉浸泡時間也需稍短些,最好是在早上飲用較恰當,且最好添加許多鮮乳,因為此類茶性強,若不添加鮮乳容易傷胃。全葉茶則視葉片大小而定,若超過1公分的,浸泡時間可至4-5分鐘,不過葉片大的口感上會厚重些,添加鮮乳亦是少不了,若葉片於1公分左右又有些葉芽的,浸泡時約3分鐘即可,此類茶在添加鮮乳上就可稍作斟酌,未必需加太多。

產茶區

阿薩姆 ( ASSAM ) 茶區
  
是西方最早發現茶樹的地方,地處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廣大草原地帶,無論是自然環境或氣候條件,都是理想的紅茶產地。阿薩姆紅茶最大的特點是茶味濃烈,有甘醇的餘香,素有「烈茶」之稱。非常適合加入牛奶飲用,也適合以牛奶熬煮製成皇家奶茶。因冷卻後易產生茶乳現象,故不適合用來沖泡冰紅茶。此外,因其成份容易釋出,屬濃烈紅茶,故浸泡時間不需太長。
  飲用方式:最適合奶茶;茶色呈清澈而稍濃的紅色。

杜阿滋 ( DOOARS ) 茶區
  產地位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以西。茶色較大吉嶺茶濃,沒有強烈的澀味,但香氣也較淡,其特徵是口感佳而味道濃。一般大多使用在調和紅茶或茶包
  飲用方式:奶茶;茶色呈較濃的橙黃色。

尼爾吉里 ( NILGIRI ) 茶區
  尼爾吉里茶葉在產地的發音是指「Blue Mountain〈青山〉」,茶樹栽種在印度南部平緩的丘陵地帶。因為產區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與斯里蘭卡相近,因此風味與斯里蘭卡茶相似,另因氣候良好適合茶樹生長,所以全年皆有生產,而12月到隔年1月所採收的茶葉品質特別優良。
  飲用方式:最適合奶茶及加入香料的調和紅茶;茶色呈稍濃的橙黃色。

印度人飲茶風俗
  印度人傳統飲茶方式較特別,他們把茶倒在盤子裏用舌頭舔飲,另外,絕不用左手遞送茶具,因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

【補充】

  阿薩姆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茶葉100%發酵),所以沒有咖啡因的成分,較溫和,不傷胃;分條狀和碎狀的紅茶兩種,條狀紅茶適合泡原味紅茶,碎紅茶則可加奶精與黑糖泡成奶茶。要泡一杯好喝的紅茶,所泡的茶葉量與茶水的比例是1:50cc,溫度是95~100℃,喝下去後,喉嚨一陣甘甜。
  阿薩姆紅茶,產於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 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 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
  阿薩姆紅茶,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是冬季飲茶的最佳選擇

來源

維基百科 - 印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B0%E5%BA%A6&variant=zh-tw

奇摩知識家
1.阿薩姆奶(紅)茶對印度人的重要性? BY紫兒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12802504

2.阿薩姆奶茶原產地? BY神的孩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10611339

3.「阿薩姆奶茶」的由來? BY回答就立即被抄襲,不屑!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0200786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

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渥太華‧5月鬱金香節


地理位置

渥太華(Ottawa)是加拿大的首都,全國第四大城市,面積4,662平方公里,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婁以西190公里。現有100多萬人口,大概有3萬多華人。渥太華亦被華人簡稱為渥京。
加拿大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不同,沒有將首都城市設為聯邦直轄的行政區,但是渥太華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是由國家首都委員會負責

鬱金香節的由來

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每年在五月都舉行盛大的鬱金香節,這裡邊蘊含著一段有關加拿大與荷蘭邦交友誼的歷史故事。   

那是在1940年5月,整個歐洲處於戰爭時期,波蘭、挪威、丹麥相繼淪陷,緊接著,德國開始發起對荷蘭的進攻。為了保全皇室的安全,當時的荷蘭女皇威爾荷米拉(Wilhelmina) 在六月初將女兒朱麗亞娜(Juliana)公主一家悄悄送往加拿大。

在荷蘭危難之際,加拿大政府和人民熱情地接受了她們,將他們安置在渥太華的政府房子中。不久,荷蘭公主懷孕了,到1943年1月,朱麗亞娜公主即將臨產。但是按照加拿大法律,凡出生在加拿大境內的人,自動成為加拿大公民。而荷蘭王室的不成文規定卻不允許皇室成員成為外國公民。


在這非常地戰爭時期,既要保護公主的安全,同時又不破壞兩國的法律,加拿大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最後,加拿大政府破例通過了一項法案,把渥太華市民醫院的一間產房臨時劃歸荷蘭政府所有。就這樣,一個不大不小的國際難題解決了,1943年1月19日,公主順利地產下了第三個女兒瑪格麗特,而加拿大和荷蘭的友誼也更深厚了。

小公主的降生,代表著希望,給正與納粹戰鬥的荷蘭本土人民帶去了希望。1945年春天,加拿大軍隊從義大利轉戰荷蘭,相繼打下了海牙、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等主要城市,並於5月5日使荷蘭脫離了德國的控制,於5月6日,加拿大部隊代表盟軍在荷蘭接受了德國的投降。

1945年5月中旬,朱麗亞娜公主終於可以回到了闊別多年的荷蘭。這時正值鬱金香盛開之際,荷蘭政府當即決定送給加拿大10萬株鬱金香,以表達荷蘭人們對加拿大士兵為荷蘭作戰的崇敬,以及對加拿大接待荷蘭王儲的感激。同時這一年,荷蘭議會通過法案,將渥太華市民醫院那間產房的荷蘭領土主權歸還加拿大。這樣的領土轉移,近乎孩子遊戲般的簡單,卻蘊含出一個政府的胸懷。


1948年,朱麗亞娜公主繼承荷蘭王位。隨即下令從此每年贈送加拿大渥太華一萬株鬱金香。自此渥太華成為荷蘭以外擁有鬱金香最多的城市,而從1953年起,渥太華開始在五月舉辦第一屆鬱金香節,以示對荷蘭女王的感謝。1995年,瑪格麗特女王重返渥太華主持鬱金香節,同年,渥太華的郁金節也升為加拿大鬱金香節。
   自此,一段美麗的故事成就了加拿大美麗的鬱金香節,每年在五月盛開的鬱金香,一年又一年延續著加拿大與荷蘭之間的友誼,也時時令人緬懷那段艱難的歲月。

旅遊動線


著名景點


鬱金香節的理念:和平、友誼、團結的慶典

2007年的渥太華鬱金香節於5月4日 至5月21日 舉辦。為了迎接這第55年的鬱金香節,這次的活動更加盛大舉辦。今年有超過三百萬株的鬱金香,種植在行政公園(Commissioners Park - Dow's Lake)、議會丘(Parliament Hill)和少校丘公園(Major's Hill Park)。活動期間主辦單位設計了賞花路線,游客可搭程賞花專車,除了前往三處賞鬱金香的公園外,更可沿著貫穿市中心的里多運河參訪兩旁的著名景點;並橫跨渥太華河前往對岸的魁北克省哈爾市,參訪加拿大文明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行政公園

 




 


 


 


 


 


 


少校公園

 

 

 


 


 


 


 


 


 


 


會議丘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 渥太華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8%A5%E5%A4%AA%E8%8F%AF&variant=zh-tw

世界風情

http://tw.epochtimes.com/bt/6/5/4/n1308211.htm

愛戀加拿大

http://tw.myblog.yahoo.com/lovein-canada/

Google 地圖

http://maps.google.com